查看原文
其他

不负时光不负韶华,哈工程云端教与学的“双向奔赴”

众志成城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3-03-25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为了有序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两周来,哈工程全面转为线上授课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

全校各学院认真部署、积极推进

教师全力以赴

不断创新在线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集中精神、刻苦勤奋

这是一场

不负时光不负韶华

在云端的“双向奔赴”


在线教学,有备而来

本科生院与研究生院联合于2月25日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布置会,要求各学院针对因为疫情等原因无法按时返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根据自身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制订教学帮扶方案,做到学业上辅导、思想上引导,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学习困难;要求各学院和授课教师要主动适应教学“新常态”,随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衔接的准备,以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随时开启线上教学。


3月1日,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全面启动线上教学,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各部门联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各学院按照开学前的预案及时响应。在线教学期间,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抽调人员组建线上教学专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线上教学情况,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学生线上教学的专项检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共同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保质等效”保驾护航。


本科生院监控专班线上听课

本科生院通过及时汇总在线授课信息、压实教学安排、调整负责人制度、强化校院两级监控体系等多种举措,指导组织各教学单位全面做好在线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航建学院:

统筹部署,架起云端桥梁

航建学院为了保障线上教学授课质量,构建了“学院-教师-学生”联动协同机制。学院召开线上教学专题会议,建立了“2022年春季线上教学授课教师群”,与授课教师共同探讨线上授课的要点、注意事项等,严格落实任课教师教学安排,调整负责人制度,与学生建立QQ课程群、微信课程群,及时高效的反馈授课信息、授课质量。


学院建立了三级授课质量监控措施,教务办线上检查每节课程教学秩序,院领导、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参与线上听课,督导线上听课全覆盖,每门课程建立线上教学紧急联络人制度,联络人负责及时反馈线上授课的授课质量、突发状况。


材料力学教学团队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线上教学的开展做了充足的准备。团队制定了线上线下教学计划以及考核方式,精细设计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跟踪的每个环节,使教与学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确保每一位同学不掉队,不落后,授课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课程:《材料力学》 课程:《钢结构设计》

授课教师:宋乃孟 授课教师:孙梦涵

物理学院:

《大学物理》的“道、器、体、镜”

推升学习革命

物理学院的一线教师们授课时秉承“道、器、体、镜”四个方面,当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即成效为道,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成效为教学之道;翻转为器,课堂翻转、研讨互动化身为教学革命的利器;直播为体,以直播平台作为知识传递、思想传递的载体;反馈为镜,教学方式用实践来检验,信息反馈就像一面镜子,以其为参照,实时进行教学调整。

在线教学最终落实的成效取决于精心的教学设计。大学物理在线教学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堂翻转、课后巩固、信息反馈完成了一个闭环的在线教学体系。物理课教师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责任,带领学生在“云”端翻转课堂,与学生共同完成这场实战训练和学习革命对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挑战。

未来技术学院:

多方发力保证线上授课的质量和效果

为保证学生的线上授课效果,未来技术学院开放了南北楼共计4个专教供学生依照学习习惯自主选择。除三间使用智慧屏幕直播网课平台的教室,还开放了一间可供学生自带设备上课自习的教室,每间教室内不超过12名学生,且在上课期间佩戴口罩、隔座就坐,所有设备均有专门负责的同学在课前提前登录调试。课堂上,任课教师们尽职尽责,积极与同学们开展实时互动、线上研讨,同学们遇到学习问题也会及时提问,教师们详细解答。


同时,为保证疫情期间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学院辅导员每周深入学生寝室和课堂,以走访、沟通、查课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在线上授课阶段,从人文关怀、服务保障、教学质量、学生自主性等方面多方发力,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保证线上授课的质量和效果。

数学学院工科数学教研部:

精益求精打造线上好课

接到学校线上教学通知,工科数学教研部主任王晓莺第一时间召集团队教师,召开线上教学会议,研究如何上好全校大一年级4000余名本科生的必修课《工科数学分析(二)》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确定了“雨课堂”作为线上授课方式,制定了“上传教案+线上自学+在线答疑+课后作业”的网络教学方案,积极探索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方式转变。

工科数学教研部为每个教学班建立了线上答疑群,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答疑交流、资源共享平台。教研部以线上授课为契机,尝试进行“线上布置作业+线上批改作业”的教学改革;概率论与数学统计课程教学团队为上好第三周的第一课,开展了线上集体备课。学院还立即启动了教学督导及学院领导线上督学及线上听课制度。

此外,为了确保一个学生都不掉队,工科数学教研部副主任柴艳有利用周末组织200余名延期返校学生开展云课堂。数学学院组织优秀学生党员开展云上学习活动,为未返校学生、隔离学生、补考学生开展帮扶指导。

竭尽全力,各展“神通”

船舶学院康济川:

以生动鲜活,牢牢锁住学生。

“炫酷的方法五花八门,靠谱的数据万里挑一。”“段子手”康济川在船舶学院课堂上再次抛梗,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线上教学,康济川有种放风筝的感觉,教学如同手中的线,只有讲得生动有意思,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康济川每次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特意准备了一块黑板,把会议室变成教室,一面是大屏幕,一面是黑板,一上午,他拎着话筒数不清要穿梭多少个来回,常常是口干舌燥,满头的汗。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理强度》被船院本科生视为金字塔尖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康济川以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解为重点,明确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含义,重在让学生们理解公式,学以致用。康济川还给研究生上《海洋工程风险评估》课,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他的教学方式也不同,“学生们能跟住课堂,对知识掌握得也牢,我的心思没白花,和学生实现双向奔赴。”

动力学院葛坤:

打造高质量师生互动线上课堂

葛坤本学期教授《工程热力学》,他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设计混合式翻转课堂。采用“腾讯会议+超星平台”的方式,利用教学团队前期录制的慕课以及其他网络资源,从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练习、过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以期实现课前了解知识、课堂内化知识、课后巩固知识,不断提高“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他积极发挥基于超星平台的在线课程前测、后测、讨论、签到、实时统计等功能,增强教学的实时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感,增强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主动性。

面对线上教学互动反馈不积极不实时的问题,葛坤想尽各种方法让学生参与互动,启发学生思维,虽然很累,但是下课时看到同学们打出的一行行“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的留言,深感欣慰。

智能学院王辉:

答疑解惑一直在线

不到两个小时的线上课程有几百条弹幕,让学生下了课还意犹未尽,直呼“太爽了!”王辉老师在教授《计算机软件基础》时,采用“PPT课件+写字板编程+互动弹幕”形式,通过“思路引导-实战编写-思考启发”等环节,与学生“零距离”互动,最大程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计算机软件基础》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编程,这对接下来的专业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王辉精心准备,多渠道多资源保障线上课堂授课效果,她选择能够使用写字板授课的平台雨课堂,为学生课上详细编写程序演算的过程。


 “大家都在哪里听课?”“这里大家听懂了扣1” 要想通过屏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王辉在课前花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备课,接地气的互动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说:“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学习,这是每一位老师喜闻乐见的事情。” 

使用写字板演习编程过程

计算机学院冯晓宁:

打造充满语言、心灵、情感互动交流的

线上课堂

“通过学生弹幕提问,我可以快速收集课堂授课效果”,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授课教师冯晓宁利用微信群、雨课堂平台讨论区功能等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冯晓宁不仅要在课前二十分钟中提前进入授课平台,确保线上教学顺畅,而且还会做好授课的各项准备,他常常会准备额外ppt以应对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求甚解”精神。


“好的大学课堂一定是充满了语言、心理、情感的互动交流。” 冯晓宁认为,高质量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上,更体现在对学生思维品质和专业能力的锤炼和提高上。

信通学院项学智:

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不会被隔离

“利用雨课堂先进的线上教学手段,通过签到、随机点名、课堂提问、弹幕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信通学院教师项学智积极组织《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组闫奕名、乔玉龙等老师开展教学研究,制定课程帮扶方案,建立课程帮扶群,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学生们反馈“被暖到”。课程组通过在微信群共享扩展学习资料,设置互动议题,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参加线上课程研讨环节。

经管学院胡玉真:

探索本硕博贯通教学之道

《管理优化模型方法》属于本硕博贯通方法类课程,胡玉真从多个方面探索本硕博贯通类课程的教学之道。通过增加课堂互动,实时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充分利用雨课堂的投票和弹幕功能,激发学生听课和学习活力,也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她通过前沿论文的讲述,使学生沉浸式学习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另外,通过班级自由分组,打开本硕博之间的界限,小组集体学习一篇前沿论文,并进行演讲,班级其他学生进行提问的互动方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角度体验到一篇学术论文的诞生过程,为他们将来的独立科研奠定基础。

材化学院宋大雷:

系统梳理、化繁为简

宋大雷讲授的《物理化学C》课程,本学期针对核学院1521和1522两个班开课,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概念杂、公式多、涉及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知识多等特点,线上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项挑战。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他每次上课时都针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将重要的内容系统化、繁杂的教材简单化。课后,同学们有没理解的内容可以到学习通平台中进行视频学习,并通过qq、微信、学习通讨论区等随时和老师互动。他认为,网络授课通过即时互动群模式,形成网络教学闭环,打破线上教学的壁垒,让学生逐渐养成重理解、能推导、善总结的学习习惯。

外国语学院严宁: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针对2020级高级班学生的实际需要,严宁确定学术英语为本学期学习内容,以及“慕课学习+课堂翻转”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化,严宁第一时间积极和教务办以及U校园平台、雨课堂平台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按时上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线上授课的情况,严宁反复推敲教学方案,优化课堂设计,尽量将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参与。每节课,学生都可以通过实时语音文字、截图投稿等形式进行互动,更好地融入课堂,成为线上课堂的主人。高级班很多同学报名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严宁为学生准备复习资料,鼓励并帮助学生们充分备考,随时答疑解惑,让学生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陪伴在其身边。

外国语学院吴源:

统筹全局 紧抓重点 精细作业

吴源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针对不同课程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教授大一学年的《综合英语》时,她采用了“课前、课后+线上”的全方位模式。课前,她要求学生预习精确到单词、预习范围扩大到全单元,同时逐一批改检查学生拍照上传的预习内容对于《英国文学史及经典阅读》,吴源采用了“翻转课堂+1”的理念,即课前布置学习内容,敦促学生自学;课堂时间的50%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另外50%时间则再强化一遍重点内容,即+1。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讲授式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精华,保证了学生足量的信息接收及知识点的内化吸收。


 吴源认为,“英语专业类课程线上教学比之线下教学需要耗费教师近150%的精力才能达到同等的教学效果,而教师为保证不将这50%额外精力成本转嫁给学生,方法就是统筹全局、紧抓重点、精细作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朝辉:

打造让学生热血沸腾的线上课堂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面向全校两个年级900余名学生开课,两年来,课程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线课程的授课方式、方法,如今已经能做到线下线上“自由切换”。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田朝辉,在开学前一周就带领课程组10余位教师对本学期开课进行了充分的集体备课准备。本学期田朝辉为航建学院、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等6个学院上课,她克服困难,通过弹幕、投票、作业等形式,隔着屏幕尽力与学生互动,尽最大努力把课上好。课程内容选择“冬奥”主题,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典型案例,带领学生领悟、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学懂弄通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一堂政治站位高、理论浓度厚、思想深度强、时事剖析准、感染力量足的形式与政策课,让学生们热血沸腾,“老师说得对”“不能再同意了!”“老师课讲得太好了!鼓掌!” 一波波弹幕和留言飘过屏幕,师生隔着屏幕,达到了思想和心灵的同频共振。

核学院李磊:

引导学生参与式学习、自主学习

核学院李磊通过雨课堂在线讲授《工程热力学》,他合理安排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丰富教学过程,形成学习闭环。


课上,李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开篇由问题引入,引发学生对内容的思考。授课时采用互动直播的形式,在每个知识点讲授完毕后抛出问题,设置测验环节,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数据,并根据回答情况进行重点讲解。


每个章节结束后,李磊会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系统性思考和梳理课堂所学内容。利用雨课堂回放功能,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知识,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答疑。李磊选择一周一测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批改、反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课后的思维导图

国际学院:

练就线上教学的独家经验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单威老师在克服部分留学生时差过长、网络不畅等多种困难的同时,不断鼓舞学生并积极探索适合留学生线上教学的新模式,努力挖掘线上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营造最佳的课堂学习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汉语进修高级班汉语教师秦洪娟老师积极调整思路,优化教法,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使用平台小程序,增加课程趣味性,加强课上互动,减少线上条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她课前做好学习任务梳理,课后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复习,以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

初级班的吴越老师运用“三步曲”式教学法,重构教学内容,增强对外汉语课程在线上的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导入,把握课堂节奏,疑问式引导循循善诱,同时注意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刻苦自律,双向奔赴

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老师们精心设计、推陈出新

同学们严格自律、秩序井然

没有教室集体学习的氛围

让我们一起看看

同学们都是如何进行在线学习的?

船舶学院宋裕恒在网课期间,每天都要到图书馆“打卡”,图书馆安静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积极学习的热情。宋裕恒表示,在网课期间,同学们与老师积极交流问题,老师也及时答疑,收获一点也不比线下上课差。“战疫不止,学习不停”,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

2021级13公寓109寝室的陈卓艺、耿亚恒、吴赤平、李恒民四名同学,给自己设计了线上学习四步法,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一是梳洗完毕,着正式服装、端坐书桌前,让自己保持专注的精神状态;二是书桌的桌面保持干净,除了上课时必要的书本、资料外,不放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三是手机统一装在手机袋中,由寝室长保管;四是上课期间室友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督促,保证认真学习,共同进步。

航建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浩然因疫情隔离在家,为了能够更好地备战研究生复试,他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规律作息,积极备考。他严格执行规律的作息时间,早上7点之前起床,晚上11点半准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航建学院2019级本科生贾庆立表示,“云课堂”总有不同的滋味,但是依旧需要不灭的学习热情。他根据不同课程,制订相应的“线上”学习计划。针对小组讨论类课堂,他选择与同学一起听课,便于及时讨论交流。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专业课,他选择去图书馆和自习室等学习环境好的地方,并通过记笔记来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利用线上课堂可以看直播回放的优势,把一些没有听懂的地方再重新观看。


贾庆立说:“网课虽然拉大了与老师的物理距离,但是却没有拉开心与心的距离,心在课堂,端正坐好,认真听讲,微信群里的沟通,一次次开启的视频,也满满都是生活中的欣喜与快乐。” 

智能学院2021级本科生管梦涵认为虽然是通过线上听课学习,也能和老师及时“云交流”,同学们有问题就反馈在弹幕上,老师第一时间解答。像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同学们可以通过举手示意与老师开麦交流,即使在线上也可以锻炼口语。

“给同学们讲解知识点,对于自己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复习相关内容也有很大帮助”。袁堃钊是机电学院2021级701班班长,他觉得班级施行的小组学习制度,保证出勤率的同时,也让班级的学习风气获得明显提升。


为保证线上教学出勤和听讲率,重点解决部分知识点学不懂、学不透的问题,班级开展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安排在一起的学习小组帮扶,互帮互助。学生按照要求通过每天的小组打卡,保证授课期间全员到齐。

动力学院2021级703寝室在网课期间仍然保持规律的作息,认真学习,毫不懈怠。“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不是懒惰的理由,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黄歆窈说。她们用自律精神,带动感染他人,养成自律自强的学习习惯。

动力学院王明哲每天都在图书馆上网课、上自习,保持着规律的生活、学习节奏。上课期间,他积极与老师互动, “每一堂课都能感受到,老师特别努力认真,虽然隔着屏幕,我们又怎么能辜负老师的付出,辜负这大好的时光。”


图书馆、寝室、自习室、实验室

无论在哪儿都能看到同学们

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身影

加油吧!Heuer!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克时艰

不负时光、不负韶华

闻令而动,科学精准!

哈工程全力把好疫情防控关

哈市发布第53号公告


严实精准!

哈工程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学习→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赵琳琳 霍萍 刘涛 胡莹洁 谷雪 

朱虹 李颖超 王一勇

信息来源 |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 各学院

视频拍摄 | 周恩豪 孟宇 郭健楠 张路阳 李阳光

视频制作 | 郭健楠 周恩豪 李阳光

摄影 | 周恩豪 孟宇 艾摄摄影协会

信息来源 | 本科生院 各学院

排版 | 董昕瑶

编辑 | 李颖超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